一种生产燃料乙醇用的高粱新品种即将问世
“列入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项目”,并搭载中国实验八号卫星进行航天基因诱导育种的‘绿醇源’甜高粱优良品种已经研制成功。这种甜高粱适宜生长在贫瘠、盐碱土地,其秸秆含有高于甘蔗2.3%%的糖量。秸秆中的糖分和籽粒中的淀粉极易转化为乙醇,成为汽油替代品;生产乙醇的废渣可直接生产高档纸,造纸废物中还可提炼木质固沙剂,用于沙漠化治理。”中外专家联合会主席张炳忠在2月1日举行的甜高粱经济产业化工程新闻发布会上说。
“利用甜高粱秸秆生产燃料乙醇是我国发展非粮作物,提取生物液体燃料替代石油的最佳选择之一。”北京绿天力国际生物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高工杨天明介绍说,新型甜高粱秸秆解决了长期以 来的保鲜难题,保质期可长达8个月以上,原料体积缩小40%,重量减轻1/3。既适宜远距离运输,又解决了工厂长年生产与原料季节性供应的矛盾,而且缩短了生产设备的闲置期,减少了投资。
据专家估计,用甜高粱秸秆生产的乙醇比用粮食生产的成本低10%左右。在“十一五”期间,用其秸秆生产燃料乙醇100万吨,可减排二氧化碳300万吨,可开发利用1200万亩盐碱地,吸纳6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民增收24亿元以上,并将提供1200万吨的牛羊优质草饲料或高于芦苇质量的造纸原料。
来源于:科技日报
近期,西部时报社按照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统一部署,扎实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集中学习教育活动,覆盖全体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及职工。活动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为主线,通过“学思想、查问题、改作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今日(7月14日)正式发布第十二批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信息公告。西部时报旗下创新型新闻服务产品“AI报童”核心算法已成功通过审核并完成备案。算法备案是我国对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实施的
7月13日,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中国西促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会议深入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全面总结协会工作,科学谋划未来发展,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中国
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中心摄4月26日,北京语言大学第二十届世界文化节盛大启幕,来自全球113个国家和地区的4万余名师生校友相聚一堂。作为文化节重要单元,西部文化展区以“传统与创新交织”为主题,携地理标志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