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上一条 下一条

风力发电:投资方兴未艾 瓶颈亟须破解

互联网 2006-11-10

 资料显示,我国风能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虽然我国风电已经发展快20年了,但总的风力发电量仍微乎其微;有专家警告,资金投入的不足和发电机制造技术的落后等瓶颈,严重制约了我国风力发电产业的成长 

  前不久,记者来到位于内蒙古中部乌兰察布市境内的辉腾锡勒风力发电厂。只见一排排几十米高的风力发电机在广阔的草原上依次排开,巨大的三棱叶片迎着风不停旋转,场面蔚为壮观。风力发电机不仅让当地农牧民免费用上了电灯,更给远方的京、津地区提供了清洁环保的电力。

  据介绍,辉腾锡勒风电厂已建成全区第一、全国第二的大型风力发电厂,并被国家列为持续开发建设的国家重点风力发电厂,正在规划建设世界级大型风力风电厂,规划装机容量达120万千瓦。预计到2010年后,将取代新疆的达坂城,成为我国最大的风力发电站。

  用清洁和取之不尽的风力来发电,既节约能源,又减少了空气污染,是我国电力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在当前举国上下都在为节能降耗和寻找新能源或替代能源的关口,风电产业投资热正在劲吹。风力发电受到各国关注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全球性问题。近年来,我国经济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日渐突出。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为加快构建我国绿色能源供应提供了法律保障,其中,风能因巨大的潜力和成熟的商业化基础最为引人注目。

  风是一种永不枯竭的资源,其能量大大超过地球上水流的能量,也大于固体燃料和液体燃料能量的总和。另外,风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会产生任何污染。

  “风力发电技术成本越来越低,在欧洲已开始全面替代煤电,在西班牙、丹麦等国,甚至已经逼近水电的市场份额。”有关专家介绍说。在过去20多年中,风电技术迅速进入大规模商业化阶段,成为可再生能源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数据显示,现在风电成本下降到每千瓦时0.03~0.06美元,接近煤发电的成本。

  世界各国早就看到了风力发电的重要性,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丹麦、德国、印度等国家就开始对风力发电行业进行经济扶持,以促进风力发电的商业化进程。

  丹麦的风力发电是一个商业化成功的事例。1981年,丹麦就制订了第一个能源计划,提出到2000年风电装机约90万千瓦,满足10%的电力需求。为使风电投资具有吸引力,丹麦实施了各种形式的优惠政策,对风机制造厂商和风电厂业主给予直接补贴、税收优惠和资助等激励政策。2003年底,丹麦风力发电装机已达311万千瓦,居世界第四位,风力发电为全国提供了20%的电力,这一比例目前居世界第一。

  德国在风力发电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世纪80年代,政府资助了一系列风电研究计划。1991年,国会又通过了强制购电法,使风电市场出现重大转机。

  而我们的邻国印度,在风电上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自1993年开始大规模发展风电以来,印度政府为发展风电提供了多种经济上的优惠,包括投资成本折旧和免税等。它在2002年推出的免税计划规定,风电生产商前10年的收入可享受100%的免税。此外,各省还制定自己的优惠政策,其中包括投资补贴。

  但是,有关专家也指出,风能的开发并不容易,其利用主要有三个难点:一是能量密度低。风能来源于空气的流动,其密度不到水力的1/800。二是风能不稳定。由于气流瞬息万变,风每年每季每天甚至每时的变化都很明显。三是空间差异大。因地形带来的风力差异可达几倍到几十倍。我国风电“蛋糕”有多大?

  乌兰察布市地处高原,受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冷高压控制,多寒潮大风,拥有600多平方公里的有效风场面积,风能资源储量丰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据了解,目前该市已建成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7.21万千瓦,今年全市风电项目总装机达30.31千瓦。

  在“十一五”规划中,乌兰察布市提出:全市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可达2400万千瓦,未来5年将重点建设3个装机百万千瓦以上的风电厂,风电装机容量力争达到300万千瓦,建成国家最大的风电基地。

  乌兰察布是内蒙古大力发展风电产业的缩影。

  内蒙古是我国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一年一次风,从春刮到冬”,草原风成为用之不竭的风能清洁资源。据国家气象研究院公布的测算结果,内蒙古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为1.01亿千瓦,占全国40%,居全国首位。目前,内蒙古已成为全国拥有风力发电厂最多的省区。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是,北京街头四分之一的路灯是由内蒙古风力发电点亮的。

  据了解,内蒙古对风能的开发与利用,将有效改善内蒙古常规能源结构与大气环境状况。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作为距离北京最近的风力发电厂,内蒙古将对“绿色奥运”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我国风能资源非常丰富。资料显示,我国风能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仅陆地10米高程可利用的风能资源就达2.5亿千瓦,如果把近海的也加上,大约是10亿千瓦,是目前我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两倍。

  “十五”期间,我国的并网风电得到迅速发展。2005年,我国发电设备容量规模取得历史性突破,发电生产结构也进一步优化,其中风电投产发电设备容量超过了100万千瓦。

  截至目前,我国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26万千瓦,位居世界第10位,亚洲第三位,成为继欧洲、美国和印度之后发展风力发电的主要市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今年实施的风力发电项目超过300万千瓦,其中已签了设备订货协议的就有280万千瓦。内蒙古、广东、福建、山东、河北、甘肃、新疆等省区都在规划大型风电项目。

  目前,我国的风力发电开发还处于初期阶段。世界上发达风电占发电总量的10%左右,而我国去年风电仅占发电总量的0.2%,风力发电尚有巨大发展空间。

  按照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未来15年我国风力发电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6.5%。按目前我国风力发电的实际速度,风电装机在2010年可能突破500万千瓦的规划,到2020年很可能超越核电,成为我国第三大发电形式。风电发展瓶颈需破解

  虽然我国风电已经发展快20年了,但是,总的风力发电量仍微乎其微。有专家警告,资金投入的不足和发电机制造技术的落后等瓶颈,严重制约了我国风力发电产业的成长。

  风电价格是影响风电产业快速发展主要因素之一。目前风电上网电价实行政府指导价,电价标准按照招标形成的价格来确定。内蒙古风电的平均上网电价在2005年约为每千瓦时0.5元左右,每千瓦时仍高出火电价格约0.2元,而风电高于火电的电价差需在蒙西电网内平摊,内蒙古发展清洁能源风电产业给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

  配套电网建设滞后也是风电产业发展的潜在危机。有业内人士表示,要在电网建设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建一个规模风电厂,需要配套电网工程项目。而建设500千伏的输电线路,平均每100公里就需要3.5亿元,如此巨大的电网投资对于风电厂投资者来讲,显然不太现实。

  有关专家指出:风能开发利用项目初期投入成本巨大且电价昂贵,因此在产业起步阶段,政府扶持是世界各国发展风电通行的做法。

  此外,发电设备国产化水平较低,也阻碍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

  风电专家缪信山说:“现阶段来讲不仅仅是投入的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们设备制造的价格水平还没有很好地降下来。”

  据内蒙古能源办负责人介绍,当前内蒙古风电发展的主要障碍是风电设备大部分需从国外进口,造成发电成本偏高,制约风电能源产业的深层次发展。“十一五”期间,国家投资发展风电的5亿元,将有4亿元左右用于进口设备。风电设备的制造水平是风能利用产业化水平高低的重要衡量标准。内蒙古朱日和风电厂和辉腾锡勒风电厂堪称我国风电家族的顶极水准,机组配备几乎清一色从美国、丹麦等国进口。

  目前我国火力发电的造价是每千瓦4000多元,由于风力发电机的制造技术大多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购买这些昂贵的技术和设备,使我国风力发电的造价达到每千瓦7000到8000元。

与国际风力发电巨头相比,我国风力发电机组公司生产能力不足,产品质量也难望其项背。2005年世界前十大风机制造商中,西班牙和印度的风机整机制造商占到3家。在2005年风力发电设备新增市场份额中,国内产品占28%,进口产品占72%。

  北方龙源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称:“把全国所有的风力发电设备厂家的生产能力加在一起,铆足劲加班加点生产,一年生产的风力发电机组也只有75万千瓦左右。由此,美国、丹麦、印度、德国等风力发电设备生产大国的生产厂家纷至沓来,在国内寻求合作。这等于是拿我们全国电力用户数以百亿、千亿计的钱,扶持了国外风电设备产业的发展。”

  在国内风力发电项目集中上马、设备需求激增的刺激下,国外风力发电机组的价格持续走高、产品供不应求,风机设备定价主动权受制于人。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规划,到2020年,我国风力发电能力将达到3万兆瓦,按照目前每千瓦装机容量投资7000元计算,未来15年中国风电设备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目前,四家抢占市场空白的风电巨头在华年生产能力已经超过3000兆瓦,这令国内风电设备厂商面临巨大压力。

  有关专家由此呼吁:应尽快破解以上的制约瓶颈,促进我国风力发电产业健康快速成长。

 

来源:工人日报


热点资讯